点,是一个几何术语,是一个不起眼的字,但是公文中使用率颇高,是一个了不起的字。很多用语言难以表达深刻道理,用“点”可以很好地给予说明。例如,以**为立足点,以**为着眼点,把***作为出发点、落脚点,以**为切入点、着力点、突破点,把握关键点。高频率的词语,必有大用。有必要把他们全家挨个请出来,分别认识,达成合作共识,以备今后信手拈来,合理使用。 1、点,与面对立。横向上,为局部,为关键;纵向上,为环节、为时机。 2、立足点,是脚站立的地方。引申来说,是工作的现有基础、现有状态、现有优势、现有问题、现有矛盾、现有情况。立足实际是最大的立足点。找到立足点,就把握了基础和实际,就可以安营扎寨,突破一个难关,开创一个局面,打下一片天地,创造一番业绩。如果没有立足点,就没有存在的可能,没有发展的可能。 3、着眼点,是眼睛注视的地方。引申来说,是工作的目标、目的、方向、结果、效果。找到着眼点,就有了目标,有了方向,有了重点,有了奔头,有了归宿。没有着眼点,就是盲目瞎干,闭眼乱干,昏天黑地,暗无天日,四处乱撞。 4、出发点,是前进的起点,是开端。引申来说,出发点与工作的着眼点一样,是为了什么工作,即工作追求的目标,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起点。所以,出发点就是着眼点。找到出发点,就为变化发展打下了基础。没有出发点,就谈不上前进和发展。在论述文章里,出发点常常就是最一般、最简单、最易被遗忘的道理。 5、落脚点,是前进的终点,是终端。引申来说,相对于出发点而言,落脚点是经历整个过程之后到达的目的地,是工作目标的实现。由于汉语本身没有时态特征,因此同一句话可以既可表达目标,又可表达措施,还可表达结果。这样就使落脚点与出发点合二为一。出发点和落脚点位于事物发展两个端头,囊括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比如,一项工作本身(提高农民收入),既是工作开展原因(为了提高收入)、又是实施过程(提高收入正在进行)、又是目标结果(提高收入实现了)。这项工作为了什么目标是出发点,而实现这一目标是落脚点。一般说以某项工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包括了工作的动机和目标,又包括了对工作开展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要求。落脚点有计划落脚点和实际落脚点之别,有可能性与现实性之别。 6、切入点,是进入事物的工作点。引申来说,是进入工作、进入矛盾、进入困难的门口。切入点是在明确立足点、着眼点、出发点、落脚点的前提下,推动工作真正由出发点前进、并实质性破题的关键点。找到切入点,就是工作入门了、开始了、开局了。没有切入点,就是工作还没有真正开展,更没有实质进展。
9 X5 l8 j1 |' \$ p, u
/ j. i) Q1 n) u- K4 k2 K8 R
! `. ]( f- n$ {" i9 U
& Q& e* ?" e& x' N8 A1 B; V" u2 x8 J- s0 \% A9 y! ^! n1 y+ F6 e
4 {( T( G( x0 q( F/ U9 h; w9 M; h/ e# X% c- B
. k$ N5 l* [4 T$ [& B9 U. G5 f- w0 o: m: Z+ y% f
7 d. X' \" U! v, b: U) E2 o
0 J" w' v2 y0 h! d! j4 |. o" ]
$ _) G9 c4 n" L1 I; L" v, ?* h
% f) b7 e! A, t7 G7 [+ o% H! N. X+ }% l/ T I7 V7 ?/ z# M
8 ~: r2 s! o% y! r& H2 a
) `) n$ p& l$ g& D; H# D/ l% \1 ^3 f! b
2 F, L6 @2 u1 H5 `% n% I8 o4 v7 L- @3 I
0 K, j3 T0 t1 i9 ]3 m. w7 {
1 y, q X1 H4 P' j2 a- q& j3 h, E
- E. U6 z% L1 x( u2 `5 O. |0 s
r% X* f9 U O$ l' r6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