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省委书记为市县领导干部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这堂党课没有照本宣科,没有大话套话,谈的都是肺腑之言。事后得知,党课的讲稿是这位同志自己写的,连写带修改,整整花了两个晚上。
+ _. ]3 c) M$ |
. j& A. O6 Z9 Z: A1 J7 l P7 t, v/ s 领导干部自己写讲话稿,这种情况已不鲜见。有的同志下午开会,要拿出一上午的时间琢磨;上午开会,前一天夜里要熬到半夜。正因为讲话是自己写出来的,内容往往不是那种严谨得有些干巴的“文件体”,而是生动形象甚至类似大白话的“说话体”。很实在,很贴近现实,其中管用的“办法”讲得很多,听起来很解渴。这种现象令人感慨。 ' @! ]7 C, k5 R- |& Y# f
/ d0 O- L3 a1 N* q2 a1 }! a! V2 G 实际上,领导干部亲自写东西,尤其是亲自动手写讲话稿,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思考和工作的过程。邓小平同志就曾讲道:“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经过写,思想就提炼了,比较周密。所以用笔杆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想到的东西,不一定能说出来,说出来的东西,不一定能写出来。只有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思想精华,才可能是最完整和经得住推敲的东西。因此,从大处讲,领导干部的讲话、文章,是对事物的看法,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对改造世界的意见;从小处讲,体现了对工作的深入思考,对解决问题的深入分析。这个过程完全让别人代劳,得出的东西本身往往就不可靠,更难有真知灼见。
8 S& k$ `3 `! K% t
9 w" X! L* Z: f# C0 j0 Q$ U! u 强调领导干部亲自握笔杆,并不是说别人写的讲话一概不能用,也不是说领导干部全成了材料匠。一篇重要的讲话也要经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也需要集体的智慧。关键是需要领导干部引领着大家一起深入思考,一起确定主题思想,一起不断地锤炼文章。毛泽东同志《愚公移山》那篇讲话,其中典故和一些思想,先是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提到。然后在七大上先后两次用白话文讲述愚公移山这个寓言。再与其他同志一起修改深化后,在七大闭幕式上正式以闭幕词的形式推出。总共1500字,生动活泼、语言生动、脍炙人口,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只要紧紧依靠中国人民就一定能搬掉头上的“大山”这一深刻的思想。 ! Z+ T1 z0 ]: O4 G4 `
' n/ _" I) R5 m' T. f6 [( u 现在的领导干部几乎都有大学学历,有的还是硕士、博士,知识和能力上完全可以自己动手写东西。不去写、不愿琢磨,说到底还是思想懒惰、身体懒惰。尤其是思想懒惰,久而久之恐怕就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陷入官僚主义的泥淖。现在,有的科级单位都有专为领导代劳的“笔杆子”。一些需要了解情况、制定措施、现场拍板解决问题的会,事先也都准备好了讲话稿。这样的讲话又有多少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 c$ o7 t& z- W4 N
! Y% G6 H' z! ~# I# W9 ]5 C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掌握好写文章的基本功,是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的一个起码要求。提倡领导干部握紧笔杆,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时不我待的学习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这是克服“本领恐慌”的一项有效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