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散重重雾霾 迎接灿烂阳光 7 H9 y; w9 f, i
8 O, n, M8 o, V$ b# X6 \——赴全国组织干部学院学习心得体会
9 N: H3 c! N9 |2 R0 @* U7 _3 z0 }
* C- @2 Q/ S) n2 o* L5 Q1 ~# b在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于12月11日至21日,有幸参加了全国组织干部学院“提高组工干部文稿写作水平和调查研究能力”专题培训班。冬天的北京,时常飘荡着挥之难去的雾霾,对于我们这一期大多数来自基层的同志,内心也有着挥之不去的雾霾,这个“雾霾”,便是文稿写作中的种种困惑。经过10天的系统学习,14位老师的传道解惑,3次激烈的思想碰撞,心中的“雾霾”正一点点的驱散。现将学习体会汇报如下: 5 j" V, J4 D* G( P2 T# [$ a
/ j5 U7 |# z; Q& M q/ _$ e0 V
一、学院科学安排,做到了三个“用心”
* v5 c Y3 `( w' B0 z8 x; b( }
5 H7 z5 |0 I5 ^5 u1 D9 Z6 r一是课程设置“用心”。就其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即思想教育模块、业务培训模块、综合知识模块、研讨交流模块,系统学习了《带头学习践行党章》、《文稿起草八段锦》、《组织部门公文写作实践与实例》等课程。就其教学模式,针对我们基层组工干部工作实际有的放矢,既有专题辅导,又有交流研讨;既有政策理论解读,又有技巧心得传授;既考虑内容的逻辑性,又兼顾知识的系统性,步步深入、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同学的需求。
6 v- }- \# O# K* ^5 L C* i
# K) P' `& c7 R* F9 w- ^' }6 E二是师资配置用心。组干学院是组工干部的最高学府。此次为我们授课的,既有中央部委的专家学者,又有组工战线的前辈同行。老师们的授课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幽默生动、引人入胜。特别是邀请了重庆市委组织部研究室主任常青、宁波市委组织部干部三处处长、调研室主任王恩胜两位来自“一线工作”的老师,以及到基层挂职的中央组织部办公厅综合室副主任赵凯明老师“现身说法”。他们的话语充满着“平民气息”,闪烁着“基层光芒”,讲的都是一些大白话、实用话,有着很多丰富的基层文稿写作案例,能与大家产生很好的共鸣,令人印象深刻。
8 K0 {! `- {2 d
# k, F6 `# M- F& L2 [三是组织活动用心。学院除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能够排除外界干扰,安心学习的良好环境,还积极组织了乒乓球赛、书法展示,极大丰富了课余生活,在生活上更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有一种家的温馨和温暖,充分诠释了组织部门“人才之家、干部之家、党员之家”这一真谛,也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院风最好、学风最正”的学院精神。
( q7 I# j+ g# }$ Y5 Q) v, H+ V
+ B& o/ ^7 d! O" f" |0 ?6 W二、个人认真学习,得到了三点“收获” : X- b' d: H( u0 q2 [) Z7 e
0 N; N! H: I% k, r
一是深悟部风、收获作风。通过专家讲座和参观中组部部风展室,深入学习老一代组工干部的精神风骨,对组织部门“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廉洁勤奋、求实创新”的部风有了更深层的理解,进一步坚定了一名组工干部的理想和信念。尤其是在参观中组部部风展时,其中珍藏的有一个1929年中组部干部的家信,他说“中组部的工作非常紧张,这样积极地干,我不觉得痛苦,精神倒宁可说是愉快的”。革命战争年代的中组部干部尤能如此,对照反思我们现在的工作,有的时候还是缺少吃苦劲头和拼搏精神,需要继续向老一辈组工干部学习、向身边优秀组工干部学习,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状态。
+ V( i" O, A& I5 ^" x1 I
7 q$ X8 ?7 q. C- `二是坚定决心、收获信心。培训班自始自终贯穿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对文稿工作的高度重视。中组部姜泽洵同志就多次讲道“写出好文章,首先不是水平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文字水平,体现着机关的门面、形象,体现着机关工作的整体素质,体现着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潜力和比较优势,在文字方面打好了底,干什么事都不愁”、“文字工作虽折磨人、难煞人,但也锻炼人、成就人,要敬而近之而不是敬而远之,逐渐从害怕写到不怕写、写不怕、怕不写”等等。作为部机关从事文稿工作的一名“新兵”,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更要有这样一种精气神,不把工作当负担,而是作为一种信任、责任和重任,把文稿写作作为学习的机会、锻炼的机会、提高的机会、展示的机会,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文稿工作之中。 2 C, b) J, a" {9 b
; B- U! M! j9 b. |& q' f. }.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