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写材料的能力?我认为关键的一条还是要寻找写材料的规律。
# @0 g- n+ a h! W
3 e+ M! S! M+ j8 z% m" [5 T综合文字材料的起草主要有哪些呢?有领导讲话、有工作总结、有调研报告等等。不管是领导讲话还是写工作总结,还是写调研报告,其中是有规律可循的。 4 b/ O% s& ~4 D+ s1 v# r" p; ~
+ [) N4 O$ k6 e& M7 V7 L* @9 o
我首先要讲的是写材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在办公室工作了二十多年,写了二十多年的材料,也不敢保证我能把每一个材料都写,可见写材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写领导讲话。因为我总结过,如果我们办公室同志替领导草拟讲话稿有三难。第一是我们没有领导岗位的经历,替市长写讲话稿,我们没当过市长;经常替部长写讲话稿我们没有当过部长,没有岗位的经历。第二是我们没有领导掌握的那么多信息,因为领导每天汇报的时候我们不一定都在场。领导获取信息也是多渠道的,我们不可能掌握领导那么多信息。第三是我们的学识没有领导高。 + k h& [8 S/ }/ ? r: D
9 {* k( d4 V1 M: c( W
所以写材料也就是工作上的材料,特别是给领导写讲话稿难处是显而易见的,我老讲是属于赶鸭子上架。那么我们自己的工作又必须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写的材料也必须让领导满意,要对推动工作起重要的作用,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呢?这里面既有个人素质的问题,知识积累的问题、洞察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包括创新能力等等,这些是跟个人素质是有关的。 # @4 s* D( ?3 n/ k. O' s
9 b4 ^9 k4 |5 s! C& Y- _" A
同时也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就是方法问题。怎么写好材料,我讲的是方法上的问题,归纳的是要写好领导材料要注意四个方面。 . h. U. i5 }9 S2 z0 r
4 o0 M. H) {5 R. n$ f- S. {第一点,要有针对性,一个材料写得好不好关键是有没有针对性。今天我们有一个会,有一位领导要讲话,那么首先要了解听众愿意听什么,他们希望了解什么。比如说华尔街刮起了“金融海啸”,我们到一个金融企业讲课,给他讲怎么加强理论武装、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是没有针对性的。我们应该了解他们,金融企业怎么在这次“金融海啸”中能够尽量的避免,减少我们的损失,要分析形势、提出问题、找出对策,供他们参考。
7 E4 c! b+ o$ c( L, b J4 ]/ K3 Y8 c8 r% k! |9 x
习近平同志在上海当书记时曾经讲过一段名言,他讲“有的同志讲话没有针对性,就没有号召力、没有感染力。有的同志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体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这就是典型的讲话没有针对性。
; I& \% u- f( H; z7 y! C2 v, e$ ?
6 ]$ L9 J! _2 ?# M9 g我们写材料首先要把握一点是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如果机关开一个会讲内部建设,首先要找出内部建设存在哪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照着这个思路起草领导讲话稿我们就成功了一半,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一点。 ; _0 _7 T) [3 J
N) N5 _ s) Y5 g7 F. D第二点,搞好文章的布局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文章的框架结构要设计好,大小标题要设计好,这一点同样非常重要。我们党的第一支笔杆胡乔木同志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写文章和盖房子一样,要看如何布局设计,是否经济、合理、实用”。这是我们当第一只笔杆子的毕生体会。 + x/ C" ^6 c' Z5 @- A$ q2 o2 I. j
( @- c& z& O c# J; l; _1 e文章的框架结构怎么确定?我认为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讲话、每一个调研报告、每一个工作总结,它的结构是不完全一样的。我们认为是有变化的,从古到今就说写文章“文章无定法”,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文章结构我认为可以简单的归结为两种结构,一种是块状结构,一种是条状结构。
+ R& `; P$ L* c b4 R" b0 f1 I
& w6 S3 \: m+ i ` R; U块状结构可以理解为就是三部分,简单说第一就是“为什么”,第二就是“是什么”,第三就是“怎么办”。
/ k, D0 l0 O% w8 x7 D- e/ y" s2 Y+ k/ f3 v) l# \- d
第一,“为什么”,就是讲这项工作有什么意义。比如说,开一个干部大会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文明作风建设。我首先要讲为什么要加强领导班子的干部队伍建设,有什么样的意义。它是我们做好工作的组织保障,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是工作进一步向前推进的基础,这是我归纳的几条意义。
( g9 w+ H$ r- J+ q' e
9 a7 {, U# ?& \3 F0 H+ `! d第二,“是什么”,就是这项工作的内容是什么。比如说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班子建设,要加强哪些方面的建设要给大家交代明白。我们的班子要配齐,怎么配齐?我们的班子要配强,我们的干部队伍结构是怎么样,如何调整结构、改善结构,这是讲“是什么”。
' x2 V! Y7 G8 i& [; ]8 P& K J! `1 a, O7 G n
第三,“怎么办”,要有措施,要提出要求。领导讲话要提出要求,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7 P8 Y) l5 J1 D/ g# Z7 c& h% {0 @: E8 H6 f% ]+ D. x; n: e
所以说块状结构是最常用的一种结构,大家要有这个概念,拿这个结构写任何文章都是管用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全党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怎么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我们要提出要求,不就是这三部分吗?其实再深入一层,每一段话都有一个小观点,每一段话都可以体现这三个结构: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有些同志写文章一筹莫展,实际上每一段话都可以写三句话,大小标题拿出来都可以写三句话,至少可以写三句话,这是一种结构。 : f, y7 z9 G4 m' z O7 V# V2 T
1 O* ~5 g3 c: W7 m- X4 G$ `1 ~
/ ^/ J/ I* s/ f/ j" H2 @0 ^
; y3 q2 ^3 ~3 Q: K x9 {$ T
第二种结构条状结构,开门见山讲几个问题。可以讲三个问题,可以讲四个问题,可以讲五个问题。或者直接提出几条要求,可以没有前面两个部分“为什么”、“是什么”。领导讲话就是提要求,我讲五条要求,这也是讲话稿,这也是一个材料。这种结构也经常遇到,没有前一种那么多。所以我归纳写文章、写讲话无外乎这两种结构,可以在这两种结构里面做一个选择,这是写材料方法里面的第二点。
8 b" W7 j8 o1 g( D* _9 j8 ^8 X. u
0 L3 S6 |2 i- N* W第三点,就是材料、观点的统一。首先解决了针对性的问题,第二又解决了框架结构问题,那么第三步就必须要实现材料、观点的统一,这一点是文章有没有高度,有没有起色,能不能吸引人的关键。 8 b9 H$ a2 P+ i3 ]
% y: a- C- ?0 F4 ?8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