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计划的写作# K4 Q: _8 ^: m! L( Z
工作计划是组织部门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各级组织部门,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用到“工作计划”这种公文。) i" d4 O* M: S& z) p( F
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从计划的具体分类来讲,比较长远、宏大的为“规划”,比较切近、具体的为“安排”,比较繁杂、全面的为“方案”,比较简明、概括的为“要点”,比较深入、细致的为“计划”,比较粗略、雏形的为“设想”,无论如何都是计划文种的范畴。
7 A' `, \' j9 V 不管其如何分类,计划内容的范围都是“做什么”、“怎么做”和“做到何种程度”三大项。( s: z; m9 E/ {, n% ^
1、各种工作计划的特征和写作特点
$ W' [+ c2 Q, {* {' _ (1)规划。规划是计划中最宏大的一种:从时间上说,一般都要在三五年以上;从范围上说,大都是全局性工作或涉及面较广的重要工作项目;从内容和写法上说,往往是粗线条的,比较概括。
! w7 w6 U! V7 [ J! Z: R) w 规划是为了对全局或长远工作作出统筹部署,以便明确方向,激发干劲,鼓舞斗志,相对其它计划类公文而言,规划带有方向性、战略性、指导性,因而其内容往往要更具有严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D3 \( }+ I: }8 H; Q: P
这就要求写作者必须首先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周密的测算,在掌握大量可靠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党、国家和具体单位的发展方针确定发展远景和总体目标,然后充分吸收有关意见,以科学的态度,反复经过多种方案的比较、研究和选择,确定各项指标和措施。
; G3 E% h) @0 s 规划的具体写法:规划因具有严肃性,所以一般都是通过“指示性通知”来转发的,其格式都是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一般不必再落款,也不用写成文时间。
* m9 _ l! ?: u( S% j$ y) ? 规划的标题是“四要素”写法:单位名称+时间期限+内容范围+“规划”二字。如,《佳木斯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 u) }. H) l( N
规划的正文一般都比较长,大致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 k) y0 F6 Z( Y3 m; H( E ①前言,即有关的背景材料,也就是制定规划的起因和缘由。这是制定规划的依据,因此不能简单地罗列事实,而应把诸多有关情况经过认真地综合、分析,找出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这样才会使人相信下面所提的规划目标言之有据,有可靠性。
3 J! S% I) f* {& _0 h( t ②指导方针和目标要求。这是规划的纲领和原则,是在前言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既要写得鼓舞人心,又要写得坚定有力,要用精炼的语言,概要地阐述出来。
. J+ Q/ q s7 ]. q' f% R ③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这是规划的主体和核心,是解决“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因此任务要提得明确,措施要提得概括有力。这部分写作通常有两种结构:对于全面规划或任务项目较多的规划,因其各项任务比较独立,没有多少共同的完成措施,一般采用以任务为主线的“并列式结构”(措施都在各自的任务之后分别提出) ;对于专题规划或任务较单一的规划,因其任务项目较少而其项目之间的联系又较大,一般采用任务、措施分说的“分列式结构”。& G8 \& i N, ^1 v. `
④结尾,即远景展望和号召。这部分要写得简短、有力、富有号召力。7 Z! r1 a+ I7 ~: f4 }/ X0 [$ y
(2)设想。设想是计划中最粗略的一种:在内容上是初步的,多是不太成熟的想法;在写法上是概括地、粗线条地勾勒。但时间不一定都是远的,范围也不一定都是宏大的。% M2 w; c# U# p- F, i
一般说来,时间长远些的称“设想”,范围较广泛的称为“构想”,时间不太长、范围也不太大的则称为“思路”或“打算”。
) R9 h/ R' Q( A* E 设想是为制定某些规划、计划作出准备的,是一些初步想法。设想在严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方面的要求相对差一些,因为它是为正式的规划或计划作准备,不是给各级领导看的,就是交群众讨论的,不必也没时间考虑得太周密,只要基本成形就可以,且在提出任务或目标时,往往还有一些简短的论述语句。 ?6 [+ R3 O5 Q, A
设想与规划一样,在内容的写法上都是比较原则和概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写得太细、太具体。
$ e0 ]0 h0 i4 G. x* ~ v 设想的具体写法:设想因具有超前性,所以其写作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其格式也不大一样:
& E+ P i ^; p' N! j$ L; a+ G( g 如果是给领导看的,报给上级,就要严肃一些,随报告报送,不必落款,也不必写行文时间;6 X: l/ S0 \' }+ R% s) L
如果是交给群众讨论的,或者不以通知或报告的形式转发或上报,就要落款并写明具体行文时间。
$ A ~5 d: x" H, \- V# j. U 设想的标题可以是“四要素”,也可以是“三要素”,或省略单位名称,或省略时间期限,还可以是“两要素”省略单位名称和时间期限,如《关于机构改革的初步设想》。& V7 n. m* Q$ v+ M$ E# ^, u0 B
设想的正文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是只讲目标、要求的条项并列式写法,适用于时间较长远的“设想”或工作计划的最初构思或打算。第二种是也按规划、计划、方案或安排的格式结构,只是内容粗略一些的想法,适用于预备性计划,即只是征求意见的“构想”、“思路”或“打算”。
. O! ^6 ?/ n1 J; i- y4 B (3)计划。狭义的计划是广义工作计划中最适中的一种。这个特点表现在,时间一般在一年、半年左右,范围一般都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或某一大项重要工作,内容和写法要比规划具体、深入,要比设想正规、细致,要比方案简明、集中,要比安排阔展、概要。% U8 g; Z$ O3 V4 [
计划的具体写法:计划由于大多以一个单位的工作内容范围,只在单位内要求执行,所以一般不以文件形式下发,因而除标题和正文外,往往还要在题下或文后标明“×年×月×日制定”字样,以示郑重。
$ R/ O7 A$ N, r# E3 U& m 计划的标题也是“四要素”写法,其中哪一个要素都不应省略。正文写法,由于计划是对一个单位的全面工作或某一项重要工作的具体要求,所以写作是要比规划和设想都要具体、详细得多。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J$ Q& k+ F% [% v. i" w
①开头,或阐述依据,或概述情况,或直述目的,要写得简明扼要。! y1 J7 b, B' C# d3 T6 e& @
②主体,即计划的核心内容,阐述“做什么”(目标、任务)、“做到什么程度”(要求)和“怎样做”(措施办法)三项内容,既要写得全面周到,又要写得有条不紊,具体明白。全面工作计划一般采取“并列式结构”(任务、措施分说)。
! e* j9 t" y/ T$ u ③结尾,或突出重点,或强调有关事项,或提出简短号召,当然也可不写结尾。! X3 G* v- k% q7 {1 d( V
(4)要点。所谓要点,实际就是计划的摘要,即经过整理,把主要内容摘出来的计划。一般以文件下发的计划都采用“要点”的形式。
_3 ?8 O; B, c$ x% G: H; A: p \ 要点的具体写法:要点大多是上级机关某一项重要或较大工作计划的摘要,一般都要以文件形式下发,因而多用某个通知作“文件头”,所以只要有标题和正文两部分内容就可以了,不必再落款和写成文时间。但也有些要点,由于涉及的工作重大,为郑重起见,往往要在标题下标明发文机关名称和制发具体时间。: ]) P6 B# k7 @" y- n
要点的标题可写“四要素”,也可写“三要素”,但“三要素”的写法一般要在题下标明被省略的发文机关名称。
! U' r0 P8 Y( z( q4 B1 O 正文写法,由于要点的内容是摘录计划的主要之点,所以其正文都写得比较概要,既不要兼顾到各个方面,也不必讲具体做法,更不用讲道理 没有过渡段,段落也不长。在结构方式上,大都是并列式,可分若干项目一贯到底,也可分几大项,大项下分若干小项,其中的小项可在每一大项下单独排列,也可全文排列。
+ F7 J, ~" z8 n T (5)方案。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由于一些具有某种职能的具体工作比较复杂,不作全面部署不足以说明问题,因而公文内容构成势必要繁琐一些,一般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 @0 E% O8 M- A! R6 s6 h' ^* H
方案的具体写法:方案的内容由于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所以不用落款,只有标题、成文时间和正文三部分内容。
# Z7 p7 _2 S. V, d- \ 方案的标题有两种写法:一个是“三要素”写法,即由发文机关、计划内容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如,《佳木斯市“百名会长开发工程”实施方案》;一个是“两要素”写法,即省略发文机关,但这个发文机关必须在领头的“批示性通知”(文件头)的标题中体现出来。成文时间,为郑重起见,方案的成文时间一般不省略,而且要注在标题下。/ ^. b+ A; }; n# g3 V; N' R
方案的正文一般有两种写法:
+ N7 c; n. a& O7 K0 l" ` 一是常规写法,即按“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及“要求”几个部分来写,这个较固定的程序适合于一般常规性单项工作。
( b1 X3 I1 r- B8 E 二是变项写法,即根据实际需要加项或减项的写法,适合于特殊性的单项工作。但不管哪种写法,“主要目标”、“实施步骤”、“政策措施”这三项必不可少的,实际写作时的称呼可以不同,如把“主要目标”称为“目标和任务”或“目标和对策”等,把“政策措施”称为“实施办法”或“组织措施”等。
. @5 I8 H& }+ G! U. g, ] 在“主要目标”一项中,一般还要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实施步骤”一般还要分基本步骤或阶段和关键步骤,关键步骤里还有重点工作项目,“政策措施”的内容里一般还要分“政策保证”、“组织保证”和“具体措施”等。* C6 X' |$ o8 m8 H3 o
(6)安排。安排是计划中最为具体的一种格式:由于其工作比较确切、单一,不作具体安排就不能达到目的,所以其内容要写得详细一些,这样容易使人把握。; _1 K; r, b$ P ?
安排的具体写法:安排的内容由于是涉及范围较小或单位内部的工作,所以一般有两种发文形式:一种是上级对下级安排工作,尽管涉及面较小,也要用“文件头”形式下发。
* |; f1 X5 V+ P! }4 P “安排”的格式是“标题”和“正文”两部分。另一种,如果是单位内部的工作安排,也可直接下发文件,格式就由“标题”、“正文”、“落款及时间”三部分组成。但不管哪种形式,作为“安排”本身都不该有受文单位,如果必须有,则或者以“文件头”形式下发,或者以“关于.....安排的通知”名义下发。
: G6 E- ]5 m/ { 安排的标题可是“三要素”写法,也可是“两要素”写法(省略机关名称)。
. X4 T2 N% n: _. |( K" o" @! p5 n 安排的正文一般由“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组成。也有的省略“结尾”,“主体”结束,正文即随之结束。
8 V7 M' B4 u% ]5 I7 I" ` “开头”同计划的开头差不多,或阐述依据,或概述简明扼要。
2 U j& d6 [; b' p “主体”是正文的核心,一般包括任务、要求、步骤、措施四方面内容。2 x1 V* H1 {! F* s z5 T) t4 ]- ~
在结构上可按这四方面内容分项来写,也可把任务和要求合在一起,把步骤和措施合在一起来写,还可以先写总任务,然后按时间先后顺序一项一项地写具体任务,每一项有每一项的要求及措施,要依据工作性质及具体内容来定。但不管怎样结构,其任务都要具体,其要求都要明确,其措施都要得当。6 f3 q4 }8 O3 _1 m6 D
方案和安排的异同比较:方案和安排的共同之处,即写作题材都是单项的工作,即只对一项工作作出部署和安排。这也正是方案、安排与规划、设想、计划、要点的根本不同。
5 Q! Q- \0 l) S 但二者在内容范围上也有个大小之分:方案的内容范围适合于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安排的内容范围则适合于单位内部或涉及面较小的工作。$ e# b) T! H5 @' S; A+ x
方案和安排还有一种较为概要一点的写法,以便于下级具体实施时灵活掌握,叫做“意见”:方案大多称“实施意见”,如《佳木斯市“名人工程”实施意见》,安排往往称“安排意见”,如《××××关于开展增收节支活动的安排意见》。$ I/ z$ n) O9 F- O9 k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机关把单位内部或涉及面很窄的单项工作计划也称之为“方案”,这是不合适的,因为这些工作都比较切近、具体,也并不复杂,只要用“安排”就足够了,如果较为原则,则可称为“安排意见”。
+ T' U8 T* l7 \* J 2、写好计划的方法。写好计划可能是公文写作中比较难的事。因为这不仅仅是个文字表达上的事,还是个涉及具体工作业务的组织和安排问题,需要有长远眼光和领导魄力,这种写作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但是在写作上也有一些章法。) }. r6 }% B% T! k& P& k
首先,写作者必须分清这个计划的内容属于哪一类,适合用哪一个具体的计划种类来表达,从而确定具体文种,即是规划、设想、计划、要点、方案、安排中的哪一种。
: q5 o/ s# `1 L( M 然后,再根据具体内容和文种写作要求进行写作。如果是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的计划,就要用“规划”。因为规划不必也不能写得太细,只要能起到明确方向,鼓舞人心,激发热情的作用也就差不多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规划就可以写得不切实际,但规划的切合实际问题的确只是个大致的切合。
3 l3 H1 t2 Z( P4 q) s y3 x% P 如果是初步的、不太成熟的计划,就要用“设想”。因为设想是为计划作准备的,也不必写得很细,甚至不用写得很好,只要能把大致的“思路”或想法写出来也就够了。但这也不是说设想就可以写得没条理,而只是说它更注重“想”,即要有突破和创新。
( R' Q8 ^! L7 E1 q& f2 Y/ R' w
0 T' H& H$ z$ Y$ _& _7 V; a, P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