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次与段落的一般关系 层次是文章结构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层次又称“逻辑段”、“部分”、“意义段”等。段落叫自然段。 ( G3 e+ x/ T. ^( G$ @! q6 t
段落和层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层次是文章中表现思想内容的基本单位,而段落是文章中表达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层次着眼于整篇文章内容先后次序的划分,而段落着眼于在表现某个相对完整的意思时的间歇、停顿、强调或转折。多数情况下,段落小于层次,几个段落表达思想内容上的一个层次;有时段落正好与层次的划分相一致,段落等于层次;个别情况下,段落大于层次,如篇段合一式的段落就是如此。 6 ]( @7 D( q; p5 x3 y( Q+ g/ W
提行空格是段落的标志,但不是凡提行空格的就是段落。例如法规、规章中的有些条文,各项或各目都分别提行标示,有时甚至一项一目还不是一句话。在这种情况下,一条或一项内的所有条文才是一个段落。
+ |" s" U3 G9 Y段落表达的思想叫段旨,表示段旨的句子叫“段旨句”。与其它文体相比,应用文书特别注重使用段旨句。无论是自然构段,还是分条列项的分段,应用文书常常把体现全段中心意思的句子置于段首,使段落的中心意思明确醒目。文章写法相通。在中国作家中,梁实秋先生的《雅舍小品》多以段旨句行文构篇。
6 a, ^5 O8 M6 N4 x7 F" m在概括层次的内容时,应用文书常在文中使用小标题,或在层次之首单列一个揭示层次主旨的独立段落,这便是“层旨段”。 : ~6 d9 p/ D- E) {
二、层次的展开方式 应用文书层次的展开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 x2 P( u7 X( u& l6 ?+ N
1.递进式 t9 ^2 E5 v6 f5 O; U' y9 ]. G4 W( K8 T% O
递进式是层次按纵向展开的方式,其反映事物或事理本身的自然联系,结构层次之间是延续、承接、深入的关系。具体的方式有:
# G! N# ?+ |! p; t; c9 ^(1)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展开层次;
2 {( n3 }7 Z( j6 O- W8 Y(2)按照事物或矛盾发展的各个阶段展开层次; 6 C$ H. q$ i0 W g3 t
(3)按照作者认识的发展深化展开层次;
8 {. j! i$ D: D(4)按照论证推理的各个步骤展开层次。 ' G) P% X2 R: i3 N2 n! ?. k
2.并列式
" N P. F" c: I0 }' ?并列式是按事物的逻辑联系进行分类归纳,按事物构成部分、特性、性质的不同侧面来安排层次,将材料横向排列的方式,结构层次间是平行、平等的关系。具体的方式有: & M6 m* p N% o# x
(1)按照观察者立足点的转移或空间位置的变换展开层次; , K5 G7 Z1 y) v9 _ z
(2)按照事物各个构成部分展开层次; # M7 l7 p4 H: y3 P9 Z1 y) K; g
(3)按照材料的类属展开层次;
; X. F0 A( W1 q3 d* N(4)按照论述、说明的问题或各分论点展开层次。 $ O4 Q/ V4 a6 s6 O5 D
3.总提分承式
* p4 a! R/ d3 N. x这是一种按辐射形式展开层次的方式,能鲜明地体现着领属关系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具有中心突出,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特点。这种层次展开方式在应用文书中,用得较多的是先总后分,也有由总到分再到总,很少是先分后总的。应用文书中的通告、通知、会议纪要等的正文结构常呈现这种层次。
# W% ]5 H, G2 k5 y M3 p4.纵横交叉式 - O, @' W5 }& Y2 W; I
这是将纵向递进式和横向并列式综合起来交叉展开层次的方式。采用这种纵横交叉式要注意有主有从:或是以纵向为主,以横向为辅;或是以横向为主,以纵向为辅,不能平均用力。一些内容复杂、时空变换较大、篇幅较长的应用文书通常以一种结构为主来安排大的层次,而另一种结构来安排小的层次。内容比较复杂、时空变换较大、篇幅较长的报告、总结、调查报告常采用这种模式。 3 {$ k% l4 E/ f( {% z( ~# M' Z8 H. D
此外,应用文书在结构的展开上,还常采用连接、转折的方式,这里说的连接、转折可视为一般文章的过渡、照应,具体写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遍地使用序数。序数的使用,既使应用文书各部分内容的连接、转折显得简单、明确,又使应用文书的层次,段落的划分、安排变得更加清楚和有条理,利于受文者理解和把握应用文书的内容;二是经常使用表示衔接和转接的词语和句式。这些词语、句式大多数用在开头与主体,主体与结尾,层次与层次,段落与段落,层次与段落的过渡、转折的地方。 8 Y! o+ y0 E4 Q( c) Z y. y
常用的这类词语有:以下、如下、以上、是、现、将、即、总之、为此、对此、因此、但、但是、不过、一些、另一些、一方面、另一方面、另外、有的、同时、还有、此外、一律、所有……
# ]* F* }& J9 T常用的句式如:
4 E( T/ o: X9 j6 ?现将……如下:
" q6 c% @' M0 x2 k( Y$ f: Z. m具体作法是:
& M! w1 @. Z. {/ N9 _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L5 \( E5 r5 m. f综上所述…… 9 t, Z( F6 r5 B# y) |
层次的展开次序,应根据应用文书的具体内容和文种的特定需求作相应安排。我们可以在写作之前通过拟写提纲,使流动、模糊、粗疏的思路变得固定、清晰、细密,保证层次之间的关系既紧密而又不至于纠缠不清。
! l! b* p+ S+ v8 L7 R1 k1 H# d5 n, F c三、段落的展开方式 段落与层次的展开方式类似,比如,都常用递进法、并列法等,然而,这只是相对于宏观的或大的方面而言。由于段落是应用文书中表达完整意思的最小单位,所以对段落展开方式的研究,还应该将研究视野转入较为微观的领域。
# o, H5 z% W( }著名微观写作学学者叶黔达教授在《现代公文写作技巧》(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8月)一书中,提出段落的展开主要围绕“主句”进行,认为“主句是段落中概括或提示本段中心、内容范围的句子。它起提携全段的作用。好的主句总能服从于并说明文章题目(或主旨),能揭示段落中心或揭示段落的内容范围。” 6 h6 ]/ a/ @# Y9 N7 V
围绕主句展开段落,是写好应用文书段落的关键。一般说来,围绕主句展开段落的方式,通常有下列十一种: 9 ]* G' [# `! Q: z' t# I2 m5 x+ K
(一)通过解释、说明和阐述主句展开段落 即具体对主句提出的概念、定义、主张或观点进行解释和阐述,以展开段落。
; i+ q! g' D6 j/ \: N例如:
2 K/ S7 [6 v/ l1 \ 办学要体现改革的精神。//增设学院,不增加编制。要充分挖掘党校现有的师资、场地、设施等方面的潜力。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智力资源,聘请有实践经验有理论素养的干部和企业家讲课,当客座教授。在生产(经营)、教学、科研相结合上下功夫,努力探索一条有特色的党校办学的新路子。
( S* a9 L& |5 d& o, ]: \5 [; T8 k段中展开部分概说了如何体现办学改革精神的措施。
: X$ X7 _: M: Q(二)以实例说明主句展开段落 用举例来陈述、证实、说明主句以展开段落,有的用具体事例,有的用概括性例子。
7 C/ r$ ]0 }. k4 N+ B3 ?) j& K3 x例如: 2 L V; d& l% a4 M
纵观整个上世纪末,“珠江三角”的辉煌有目共睹。// 15年间,“珠江三角”以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8%的速度,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推上了1.1万元的高峰,成了中国最早跨入小康社会的地区之一。“珠江水”、“广东饼”,还有数不清的家用电器,几乎渗透到中国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5 W3 b8 d; b8 E! }2 N0 Z8 h
列举几个例子时,则要注意叙述、说明的先后顺序。
, p, `! y% ~4 R' y0 U( S9 ](三)通过递进展开段落 即由浅入深层层推进,逐步深入说明事物本质属性或事理,以展开段落。它实质上是递进思路在段落中的运用。 " j$ ]) `6 l, J9 r& X
例如: 3 Z2 Q+ j1 T' ~1 ?2 f4 H
目前养猪业已形成三种经营形式或称养猪的三个层次,即千家万户养猪、专业户养猪和工业化(工厂化)养猪。// 前两者数量大,存栏和出栏总量约占全省95%以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这两个层次规模小、分散,限制了高科技的应用,因而难于进一步提高繁殖率、产肉率、商品率和经济效益,属于低层次养猪。要把这两个层次从数量增长型变为质量效益型,当务之急是集中精力发展第三个层次,才能达到启动前两个低层次类型。// 这是我省养猪业跃上新台阶的必由之路。
+ Q0 W' D, F4 e8 M) `! i* s6 F这个段落在层层递进时,还适当运用了一些关联词语,使层次的递进关系更为清晰。
" S [6 Y9 U/ Z(四)通过数字说明展开段落 即通过数字说明主句以展开段落。这种方法,利于具体、准确地说明客观事物的现状及其变化。
+ D5 H' w {5 N2 K! x" X5 f例如: + d2 w) X8 N9 h% y
四川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猪基地。//改革开放以来,川猪以年递增12%的速度稳定增长。出栏率达91%,瘦肉率大面积达48%以上,均达历史最高水平,数量上也保持着绝对优势,全省生猪存栏数已达6400万头,数量已超过美国,仅次于苏联。全省养猪产值占农业产值40%以上。全省人均吃肉已近20千克/年,距本世纪末我国人均吃肉25千克/年的奋斗目标不远。
" K5 `6 J2 |9 J, E4 b" X3 p(五)通过比较展开段落 即通过比较事物的差异或说明事物的相同点,来展开段落。
) w4 e! `& n J V. Y) U例如:
1 W4 V0 L4 d. O! S 对技术人员的引进态度不一样。//发展快的张村,光从京、津等地请进的技术人才就有近百名,并采取师傅带徒弟的办法,为本地培养技术人员326名。靠这些人,办企业87个,今年新增产值960元;发展慢的王村,只引进外地人才11名。
( w8 I& m, c) q$ u- e(六)通过分类展开段落 即依据同一标准对事物分类,以展开段落。
5 ?" W1 t- U: X) p9 w例如: 7 r, y7 R! E# A0 s, s) _5 P
这次检查的内容为今年6月份以来发生的各种乱涨价,乱收费行为。// (1)违反国家规定,擅自涨价和扩大进销差率、批零差率、最高限价、指导价,提高商品价格及收费标准的行为;(2)违反国家规定的调价备案、申报制度与监审品种的差率、利润率、临时性限价以及不实行明码标价的行为;(3)违反国家规定,擅自提高化肥、农膜、农用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最高限价的行为;(4)擅自扩大收费范围,随意提高收费标准以及自立名目乱收费的行为。
* n( d! M ]( c( ]# _ E例段中4类行为皆是符合“乱涨价,乱收费”的行为。 * I. e8 ^' l4 h1 |2 @- ^. M) v
(七)通过总说与分述展开段落 即先综述后分说,实质上是总分思路在段落中的体现。综述要概括、准确,分说要善于辅陈,必要时可用序号,使分说条理更清楚。
" H9 ~1 D& ^6 O例如:
# X& J7 j( |/ Z; _+ ^* Q# ]县委、县政府把加快乡镇企业发展步伐作为全县经济上台阶、农民奔小康的突破口,领导重视,工作抓得实在。// 县委县政府把乡镇企业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乡镇企业工作,先后4次召开大型乡镇企业会安排部署、检查指导。县委书记、县长蹲在基层调查研究,协调解决问题;主管领导集中精力抓住不放。为各乡(镇)配备了抓乡镇企业的专职副乡(镇)长;充实和加强了县乡企局和乡(镇)企业办的工作力量。明确提出,不抓乡镇企业的领导不是称职的领导,要解放思想换脑筋,不换脑筋就换人,不上台阶就下台。 3 f. N1 h: |0 y" F+ W' x ^
例段中,分述从4个方面对总说的“领导重视,工作抓得实在”加以了具体陈述。
* g3 k v$ l( X, _' X- q(八)通过转折展开段落 即通过前后意思的转变以展开段落。
( Q+ q- r1 g" o- w5 X例如: & N4 o; f( R0 @' @& A
我省生猪经营放开后,多渠道流通发展迅速,市场繁荣。//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突出的是生猪屠宰管理失控,流通秩序混乱,国家税收流失严重,肉品质量下降影响人民健康,群众反映强烈。 1 ], Q+ y) D8 x) p5 G
(九)通过排比句展开段落 排比是把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气一致、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连续排列起来使用的一种修辞方法。 # E1 @$ z) F( e. o; E3 {
在应用文书中运用排比展开段落,能使叙说之事更加周密、完整,使所论之理更加透彻,使表达的内容更加突出,而且,排比句结构匀称,节奏鲜明有力,能大大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0 J) g1 T/ o/ E( t8 l$ q例如: " J& w7 } H' p& d! Z
只有不断巩固和扩大团结,才能维护稳定的社会局面,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挖掘蕴藏的潜力,充分发挥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才能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海内外各方面的力量。 # F1 \: y% f; H: }( x2 H
例如:
) Y8 y* C7 s2 C1 Z! u+ D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事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 j/ a# M4 }$ l
运用排比应注意服从内容需要,不要生拼硬凑,并注意短语或句子间的逻辑排序。 ' X% G/ `! v, g# @: s
(十)通过时空的变化展开段落 以时间先后为序展开段落,来表述同一时间里不同地域、方位的情况。
; q. M$ r P: s r$ n例如:
2 q3 p: |1 c* d0 u; b h# _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经过了几年的酝酿和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同时就着重指出,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那次会议以后,全党在拨乱反正和调整国民经济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在完成指导思想上的拔乱反正、实现历史性伟大转折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了有系统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并且指出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近两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又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和指示,推动了各项改革的广泛深入发展。
3 {0 t4 c, V( {* _; w1 w这是《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的一段话,展开部分以时间为序,分为四个阶段,十分精要地阐明了主句的意思。
( b+ ^; u: e/ d6 [& r! P这种展开段落的方法类似于中国画中的“移步换形”技法。 ! v' r. s, P9 t2 K# S, X8 Y, J
(十一)通过因果关系的表述展开段落 采用这种方式展开段落,既可由因及果,又可由果溯因。 ) d4 |! T' Y2 @
例如: * s4 o$ \9 O% W# I! m) q3 G
实行承包经营制后,该厂生产仍然上不去。//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承包机制不健全,厂长的权、责、利没有紧密配合。二、上级主管部门的干预过多,厂里的自主权不够。三、技术力量薄弱,没有能力搞技术改造和开展新产品,以致产品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四、全厂职工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积极性也没有调动起来。 5 @5 k V1 \; l8 G2 S- P' _$ H
展开段落的方法并不止以上这些,但应用写作常用这些方式。上述方式也常常不是单独使用,而是几种方法综合运用。有些方式,还可能与其他方式有交叉。 - A! n. v7 Z! l5 k
选用怎样的方式展开段落,得依据表述的需要灵活运用。
9 k! j. j9 }* r四、开头与结尾的展开方式 (一)开头方式 ⒈ 概述情况 5 U8 h. k5 e# ^8 M8 I' x% P& _
即在开头简明扼要、切题地介绍有关情况或背景。简报、报告、会议纪要、总结等常用此法开头。 2 q9 v/ ^" U* [" h& y1 F
2 提出问题 1 d: m! M6 L2 h9 A6 u0 G2 a
即在开头提出问题,提示应用文书的主旨或主要内容,以引起阅读者的注意与思考。调查报告常用这种方式开头。
& s. M7 Q& A( f⒊ 直陈目的
5 R# J/ y) w$ b' N+ u, J, L4 v即在开头以“为了”、“为”等介词构成的主旨句领起下文。法规、规章、决定、通知等应用文书常用此方式。 p/ ]. {: e( i$ q4 J) U' I1 c5 j
4. 引述来文
K q G) Q6 C! }1 z8 ]' W即在开头引述对方来文、来电的标题、文号,然后引出下文。应用文书中的复函、批复普遍使用此方式开头。
) H" B4 S" f) |# J0 f⒌ 阐明观点
4 q$ f. W' |# G即在开头先提出观点,或者点明主旨,接着加以解释说明,以引起读者的重视。 7 S( {( r$ N* V
⒍ 表明态度 7 x" p+ N; w7 L
即在开头直截了当地对批转、转发或发布的文件或者有关的事项、会议表明态度,做出评价,提出看法。批转、转发性通知多如此开头。 + I( S. c6 f2 |0 t! Y! r
7 交待原因 4 h% g/ H: K7 Z% |2 i9 h: r
即在开头以“由于”、“因为”、“鉴于”等词领起下文,也可直接陈述发文原因。
( {3 Z+ T7 h* g0 Q9 u0 T8 说明根据 ' B/ S6 v+ S2 S0 o& K# @
即在开头引用有关法律、法规或上级指示精神,具体来说,是以“根据”、“遵照”、“按照”等词语领起下文,鲜明标示出行文有据。通知、批复、规章文书等常用这种方式开头。 % ^# A3 X+ L7 Q2 K
应用文书的开头,有时是多种方式结合运用。 + h5 W0 C- |% d
(二)结尾方式 ) u( A, {- {# }& |; p
1. 作请求。即在结尾请求上级批复、批转、批准或请求对方帮助之类的话语。公文中的请示、函等普遍使用此方式结尾。 " C F, x$ ~$ h3 e2 z7 _
2. 作强调。即在结尾对文中的主要问题作强调说明,以引起阅读者的重视。 ; ^' ?' K# B2 A* B6 b9 a% o
$ y2 d/ P% P ?7 i
- N* }+ Y, `9 [6 W3. 作要求。即在结尾提出要求、希望或发出号召。 2 M L. e1 K+ {1 ^2 q6 S
4. 作总结。即在结尾对文中的主要观点或问题做出归纳或总结,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较完整的印象。 7 v2 |; C* u+ i: b. f) y1 W
5. 显文种。以模式化的方式把名词性文种作动词用,并以此结尾,如“特此通告”、“特此通报”、“特此通知”、“特此报告”等。
7 v7 p2 t& s D5 }6. 作补充。即在结尾补充交待有关事项、事宜。通知、法规、规章等常用这样的结尾。 0 ~/ W( N9 H: h4 F5 P2 Q
除上述几种结尾方式外,还有祝贺、慰问式的结尾,以及主体部分意尽即文完,不再另写结尾等方式。
( ]# W4 I9 J" q' X5 v(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