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文体都有与本文体相适应的语言特征,同样,典型材料也有自己的语言特征。在写作中,如果掌握不好典型材料的语言特征,那么写出的材料就可能不伦不类,俗话叫写得不像,就会影响典型材料的功能。典型材料的语言特征主要是: S' G! b% _( B7 F+ R( N
1.它是直接的叙述 , \) J9 M0 k# ]" A% V
不重描写或很少描写,具有快捷明朗的节奏和单刀直入的风格,文学性的修辞手段基本不用,修饰性很强的形容词也较少出现,抒情性和形象化的表述更为鲜见。
. B7 F7 H/ r r! P 典型材料属于实用类文体,又具有公文的某些属性,它不需要像写文学作品那样,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细腻刻画,对事物现场气氛进行渲染烘托,只要求能够实事求是地明确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特点。形象化的表述语言,典型材料使用时很注意分寸,适可而止,绝不滥用;用得不准不切或不是地方,就很容易出现笑话。写作中,一定要坚决避免使用那些华而不实或对说明内容关系不大的语句,力求直截了当地陈述事实和作必要的说明。如:
" l7 }6 n* J& [. P$ v 深秋的夜晚,月色朦胧。只见党委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有两鬓班白戴着花镜的老同志,有年富力强的知识分子,还有浑身充满活力的小伙子,他们都在聚精会神地看经济理论书籍,朗朗的读书声响遍了办公大楼。
- B5 y6 k" K G3 w5 j 这段描写,用于写通讯或报告文学可能还可以,但显然不是典型材料的语言。它有较多的细节描写,甚至采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这是典型材料写作所不提倡的。这段描写,如果用典型材料的语言来表述,可能就是一句话:党委一班人坚持利用业余时间认真读书,不断提高经济理论水平。再如:
! C" e1 X9 ?! d' I: e6 [ 走进镇政府党政办公室,迎面经常端坐着一名中年男子,或伏案苦读,或奋笔疾书,他就是镇党政办副主任×××同志。×××,1966年9月出生,1978年12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甘于奉献爱岗敬业,这是他对自己的一贯要求。办公室工作不显山露水,办公室工作人员常处于幕后,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清贫,不心浮气躁,有甘于奉献精神,这些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地体现。首先,他“坐功”好。一年365天,90%以上天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是办公室的最佳人选。”大家都这么认为。 6 f% e( M. {, @0 q
在这个不长的段落中,有描写,有叙述,有议论,有借喻,还有引语,笔法杂乱而不直接,都不象典型材料的叙述语言。 - O' i d+ E1 c: o* J) ~2 A% P
典型材料的叙述段落中,语言风格统一,笔法一致,直接快捷,是最基本的要求。
, |8 O1 J: u( M# r* U9 U 2.它是简洁的叙述
# A& ?9 V9 a( G) ?. T R 文笔要干净利落,语言要准确鲜明,要用简洁的笔法来表述丰富的内容。在陈述事物发展过程时越简洁越好,在说明事物规律和特点是越明白越好。 ; b3 o( \- i, v' n2 I4 n$ H4 w) X! p
典型材料最忌冗长而又空泛的叙述语言,为了拉长篇幅而在文字上尽情发挥,会造成语言上的重复罗嗦;在有提神的内容但叙述冗长的材料中,提神的内容往往被冗长的叙述所淹没。因此,多而冗不如少而精。如,一份介绍服务业先进人物的典型材料《兢兢业业为旅客,全心全意做亲人》中,有一段叙述她如何把旅客当亲人,热心侍侯孕妇的动人事迹。在交代事件的起因时,材料写到: 4 s- h$ q9 W/ |$ B& L+ }
前年春天,从福建来的一对年轻夫妇住在我店214房间,我在清扫房间时看到那位年轻妇女正在呕吐,便关切地问她:……。
" w6 r, f6 z: B0 b2 x这段叙述不长,但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众多要素,应该讲用笔是简洁而经济的,叙事是清晰明了的。再如,一份介绍帮扶后进村发展的工作经验材料中写道: ! V2 c3 `+ L- ~
我们进驻帮扶的村,落后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问题是班子不强,缺乏应有的战斗力。如果抓住了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就抓住了加快发展、维护稳定的基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们始终把这个村的班子建设紧紧抓在手上。 3 e, ~& u' X3 Z
这个段落,没有花费笔墨来说明如何发现这个村落后的原因,也没有列举之所以落后的主次矛盾,而是直截了当地点出落后的关键环节,以及解决这个关键环节的意义和方法。其叙述简洁明快,其语言准确鲜明。
1 y$ y3 b0 S5 o9 q0 j) t( d; R( O 典型材料语言的简洁要求,是以把事物讲清楚为前提的,何处尤重简洁,何处强调明白,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斟酌。还要注意选用确切、肯定的词,尽量少用“象”、“大概”、“差不多”、“可能”、“也许”等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词语,以保证材料的真实可靠性。 ; q0 E2 p2 J6 e8 w0 P" n- L
3.它是谦虚的叙述
9 W4 M7 l% L5 i5 |6 Q 写作语气上要谦虚并恰如其分,不能自我肯定,不能发号施令,不能故弄玄虚,更不能把个人或本单位的观点或见解强加于人,应避免出现作报告的口吻和祈使的语句。设问句式、表转折的词组、语气单词,少用为佳。如“然而”、“可是”等,以及表语气的“啊、吗、呀、哇、啦、哪、呢”等单词,其词句或词性都与自我情感色彩相关,它所形成的语境都与是否谦虚相关,运用不当,可能会产生负效应。
" r3 G" i* F0 ?3 B 如果认为典型材料是给人谈经验的,似乎是不必谦虚,用不着客气,其实不然。它的作用如果是向上级汇报工作,汇报的口吻不谦虚肯定不行,不一定是上级不允许,是因为其中透露着一丝浅薄;如果登台介绍经验,那是被人请上来的,请来的人大言不惭,也是让人见笑的。如,曾见到一份介绍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材料,其中写道: ! ?1 v, A7 V" |; R. Z" o% D
在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方面,我们有几个“绝招”:绝招之一,尊重人才,尊重科学,“搭台”引“演员”……;绝招之二,持之以恒,抓紧岗位培训……;本文由老秘网推荐,绝招之三,逐渐形成了一套激励机制……。 0 k# u, N) ^4 F4 F% l$ V5 l% p! u
事实上,且不说这份材料中介绍的工作招数是不是可以称为“绝招”,就说把自己的工作方法用“绝招”这个字眼来表述,就够人忙活一阵子,况且这个话是印在白纸黑字之上,说在大庭广众之中。类似尴尬局面的出现,通常都是由材料写作者不了解典型材料的特性所造成的。
$ \- i2 V! w* y. ]6 C* l 谦虚是底气足的表现,以谦虚的口吻介绍经验,其感染力和影响力会更强。 4 F3 [, Y1 b h! c! m: ~7 W'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