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开启左侧

老秘谈文章导语的写作技巧

[复制链接]
老秘书 发表于 2012-2-22 17: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文写作培训班
导语写作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作品的好坏。如果导语一锤定音定得好,就能使新闻的主体在导语的引导之下顺利地展开。, n7 Z: z" k: p* P4 a

' z( Z; W- r1 |1 V6 S# Y一、将导语纳入整体构思之中
( H& \6 M* Z$ X1 F3 X! J) a; Z
, ^# N; j; Y- m. V6 H在新闻作品中,导语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同整体的其它部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要将导语纳入整体构思之中。4 P+ |0 x' d- }/ K9 |2 F
* h( m7 l0 J3 R# I) l1 y5 Y- b
在设计新闻导语的时候,记者要从整体出发,通盘考虑。倘先无成局,由导语起笔,想到主体是重要部分,再写大段主体;又想到结尾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又写个结尾;而背景材料是新闻的天幕,于是再插一段背景材料……这样便会构思零散,文气中阻。# p" [  ~. z9 M6 D

# K+ g( I: q1 r" V新闻结构作为一个完整的信息体,其各个部分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一般地说,有什么样的文体,就有什么样的导语。五十年代中期,我国内地有一部分青年去祖国北部边陲垦荒。他们到那里后,是怎样生活、战斗的呢?他们能安于在艰苦的环境里垦荒吗?新华社发消息,导语是这样写的:
( ?/ z9 ^# E- ]: x: \" |" K9 I0 d# Y- f$ ]* \( B3 b
新华社萝北1956年7月21日电 在萝北青年垦区诞生的第一个婴孩已经长到三个多月了。婴孩的父母——“五四”青年集体农庄庄员车水振和李桂珍,在同伴们的帮助下已经在荒原上安了家。. A: \/ C# F$ n2 `

5 J5 h% [2 L! d3 N+ g) v2 ?这则导语就是选择了一个紧扣主题蕴藏丰厚思想内容的事实为核心组成的,通过细小的一点,让人窥见一斑:青年们热爱生活,他们不仅安了心,而且安了家,扎了根。消息主体也正是围绕这个主题,从垦荒青年们生活的各个侧面,反映了他们对垦区炽热的感情,对未来的憧憬,从而巧妙地问答了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3 ^' V' K9 ^5 B2 Q+ I; l" z* C7 ?8 U; S/ x
二、以大观小,缩龙成寸+ ]$ A) ^' C# B0 ?$ {
! }7 H  X; |3 Z9 Z; Y7 c7 v
导语的内容要扎实、凝重,对全文起领起、领正的作用。我们在设计导语时,要做到准确下笔,落在实处,可采用以大观小、缩龙成寸的技巧,即选取最新鲜、最重要的新闻事实,用银勾铁画之笔,确切简洁地表现出来。
# W4 k: D! m/ d7 {
, X% V5 s, g; @9 J/ q+ R2 K+ E《零的突破》报道许海峰在奥运会获男子自选材夜思比赛冠军。其导语摘取要旨,将新闻主体的核心悬于篇首:
6 [5 l5 u3 Y4 y. F! N5 ~
- \/ v# D5 n, A: p+ Y“中国在奥运会历史上‘零的纪录’的局面在今天11时10分(北京时1984年7月30日凌晨2时10分)被中国射击选手许海峰突破。许海峰以566环的成绩获得男子自选材夜思冠军,夺得本届奥运会的第一块金牌。”
! }: F; F. ^3 z$ \/ Z8 w# e% B( C  b0 o0 d- m% v& o7 Y! m0 C
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新闻的导语写了事实,但并不引人注意。如1979年袁雪芬等3人出差,在杭州三迁住所,只住每人每晚6角钱的房间,某报报道这一消息时,导语为:“浙江越剧团大型现代剧《强者之歌》的上演,引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上海越剧院院长袁雪芬等同志的关注,10月19日,他们专程来杭观摩。”很明显,这里只一般性地对人物的活动作了报道,没有触及到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 N* c! m8 s) s4 _* D
, j  F3 K5 |5 k% a《解放日报》运用以大观小、缩龙成寸的技巧,导语是这样写的:“五届人大代表、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和傅全香、王文娟等人最近因公去杭州,三迁住所,不搞特殊化,这事在杭州传为美谈。”这则导语不仅实在,而且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 D& \" r; f0 z$ t# b& g0 _
: ^7 F  P( }( S# H3 s* ~+ I- T
新闻的主要事实的构成有多种层次,并不是每一个层次都具有一样的新闻价值。一则新闻,在报道一个事实时,总要涉及到其它一些现象,这些现象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在缩龙成寸时,要于多件事实中,有所扬弃,抓住藏匿于新闻主要事实中最活跃、最有价值的因子,或抓住主要事实中的闪光点,引入导语,使导语成为新闻内容的结晶体。
* ?, v/ |% |/ }& [# W! k4 j/ ~: T6 G4 R; j8 x. S: r& S  S
三、删繁就简留清爽
5 ], ~- p# ]) H3 u( o0 d3 F# P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文/朱 青
1 `8 t9 p+ B0 [- ?' w1 O- x2 B( I$ R( m# ?5 T
 

精彩评论5

正序浏览
忽必烈笑笑 发表于 2012-3-2 09: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
毛泽东新闻思想毛泽东新闻思想
 
子非鱼 发表于 2012-3-9 13: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秘网虚拟稿费
回复快回复的我头大了
 
心路 发表于 2012-4-11 15: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专业写文章
学习学习导语写法 望不吝赐教
 
yywyl9988 发表于 2012-7-28 17:0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非常不错,一定好好拜读
 
宜昌秘书诺无离 发表于 2014-3-3 1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语是画龙点睛的一笔,要深思熟虑才能写好,多多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关注

6粉丝

174帖子

排行榜
作者专栏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客服个人微信号

全国服务热线:

0595-22880819

公司地址:泉州秘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运营中心:福建省泉州市

Email:506070961#qq.com

Copyright   ©2015-2025  老秘网 责任编辑:释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秘途文化  备案号   ( 闽ICP备19022590号-1 闽公网安备3505030200091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