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与一般文章和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是党和国家用来传递策令、指挥工作、沟通信息、推动公务活动开展的重要工具和手段,具有高度的政策性和实用性,它一经制发,有关单位和人员都有付诸落实的责任,不能稽缓延误。公文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其用语必须做到庄重,以正确体现其语体特点和功能。' u9 q: p. F Q
) n F+ Q' Y$ Y! F
那么,公文写作怎样才能做到庄重呢?就总体来看,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9 ?: `! Z; I; K, z8 ~ A) a$ n, u; g6 w# A7 I( ^3 ]$ J
一是适当运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在当今公文中,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的使用频率很高,它们能使公文语言表达趋于简练和庄重,表现力极强。诸如“此复”、“收悉”、“贵(厂、局)”、“为荷”、“兹……”、“业经”、“即予”、“凡……者”等等,不胜枚举。这些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的使用,可使公文语言精炼简约,典雅庄重,富有概括力,给公文涂上了一层古朴庄重的色彩,从而极大地增强其表达效果。. b9 T) d! J$ o. I8 j3 g
+ L4 R }8 C! L
在长期的公文写作实践中,人们对文言词语的使用已经形成了具有较为稳定的规律性特点。它既可用于公文标题之中,也可用于正文的主体部分,还可用于开头和结尾。兹概要举述如下:$ h3 d2 [+ n1 B: v8 f. X* R
4 O8 Z g& }; @- c! h+ Z7 P (一)标题。公文标题中运用文言词语,最主要的是“若干”一词。在表意上较为宽泛,具有不定指性,但给阅者的概念却极为准确、明晰,而且由于它的使用,还给整个标题涂上了一层庄重古朴的色彩。这也是公文语体风格的重要表现之一。例如《中共中央关于加速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等便是。显见,由于它的使用,极大地增强了公文标题的表现力,倘若代之以具体概念,则不仅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且还会使整个标题黯然失色。$ p# C) @' I& q* }# `
: ~9 S; p% Q' a* @3 O. H (二)开头。文言词语在公文开头部分运用频率也较高,其中最主要的有两方面:一是表示行文的引据,如《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县县直属机关设置和编制总额的批复》一文的开头:“你县×年×月×日《关于县直属机关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请示》收悉”。其中的“悉”即为古语词。二是用以表示行文的缘由,如《中共中央关于纠正电报、报告、指示、决定等文字缺点的指示》一文的开头:“现在党政军来往电报及其他报告、指示、决定等文件,写得好的,确实不少。这些电报或文件,写得清楚明确,生动活泼,使人便于阅读,发生极大效力。但同时尚有许多文电,在文字上存在着严重缺点,必须予以纠正。这些缺点之最常见者,有滥用省略、句法不全、交代不明、眉目不清、篇幅冗长五类。兹分别规定纠正办法如下。”这段文字的中心意向在于阐述行文的缘由,以便使受文者深刻认识和了解发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中加着重点之处均为文言词语,由于它们的使用,使得行文简炼、庄重,表意明确严整,充分体现了指示文种的语体风格。 ) D& h' z' j5 o- S"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