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申论》公文写作应对策略
, H$ ^3 x! u, C4 O
: y. i) M" E& V9 `( L1 Q在做申论考试准备时,一定要了解和把握一些特定公文的常用写法,重视一些特定公文的格式规范和语体运用,以适应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 I% a, ~6 Q! I# r$ @* U, f+ l
- ?* A" D. _: F 一、申论公文主要考查哪些方面
; m8 k: `, f8 m+ k+ F6 ? p0 x: L' D8 |0 k/ N! A
随着公务员考试的不断改革和创新,为了考查考生处理行政机关日常工作的能力水平和熟练程度,公文体裁的应用文写作在申论考试中倍受青睐,成为公务员考试申论考查的趋势之一。目前,申论测试的重点越来越接近机关工作的实际,并且所给的材料均为近几年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这些热点既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又是党和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尤其是需要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来化解存在的矛盾。因此,要求考生在思考和回答问题时,必须要以公务员为立场,答题要紧密结合给定材料的要求,有针对性和务实性。在做申论考试准备时,一定要了解和把握一些特定公文的常用写法,重视一些特定公文的格式规范和语体运用,以适应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 x' T4 Z4 l& I3 k# T! ?. g/ J
& D5 z6 h. C9 F6 F 近几年,全国各地在申论考试中出现的公文写作,比如: u; N+ [ H% S/ }+ n% T8 s% J
+ S" E( |' E! z/ L4 E) w4 k
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题,要求考生依据安全事故现场情景写一篇千字左右的领导讲话稿。
2 `; \9 L3 g/ z0 E# i# K9 t; y6 G. |7 g/ [( z" n3 \
200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题,要求考生提交一份解决我市交通拥堵的报告。
3 S6 e1 m8 w1 S7 u/ W9 F
' x- I0 E+ X! G- s5 Z1 ^ 2005年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考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三,假如你是到现场采访的记者,请你根据采访情况,撰写一份关于黔江特大交通事故的报告,报于市委、市政府。
N8 g- ^% z* y: P F% d' U+ |9 L# m( V: n# v } M
2006年安徽省公务员申论考试,教育部张保庆副部长谈贫困生上学难问题,主要是助学贷款问题。要求考生写一封信给教育部,提出建议。3 _' e; [& d, U+ q- b0 j( t
9 R n; j6 {' i
200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题,要求考生结合根据“给定材料1、2”的内容,整理一份供有关负责同志参阅的情况反映。
: l" y( `4 q7 l `; ^. l
! p8 {5 O8 U' g 2008年山东省选调生申论考题,要求考生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以省政府的名义下发一份通知。
& d6 u- H2 `. w5 j% O
9 Q! w B5 D2 z' I3 ^ 2009年天津、湖北、陕西等省市申论联考,要求考生根据给定资料所反映出的问题,以某市“精神文明办公室”的名义,围绕“网络文明建设问题”,给广大网民写一封公开信。8 E4 X) k9 K; s' S2 `+ }9 j3 o
; y Z* W1 L! C/ s7 y 2009年的广东省公务员申论考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5中的施工方和业主方对事故责任认定的争议,以调查者的身份,写一则简报上报给市政府。
/ u7 o7 J/ T; c8 K3 v* S5 w) f- O1 _/ s! v9 {' l6 _3 z4 Z2 m
2010年4月25联考中,要求考生以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身份,为当地居民社区的宣传栏拟一份节水宣传材料。+ O* f7 R4 W$ z5 o
! t% q4 }6 h1 M3 C; K/ J
二、申论备考应做到哪些方面
! X+ D% `. y' i3 P [& Q8 Z3 S' O9 U
由此看来,不论是命题范围,还是职位要求,都涉及到正式公文、日常文书、专业文书等一些文体。这些也是考生走上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考生应从公文写作的一般特点和要求上出发,提高自身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多关注和练习事务性公文,在完成历年真题练习的基础上,须对比分析历年真题中的公文题目,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要求做到:0 i; M7 P1 Y4 v) V' j3 X/ D
" e$ V" s( f* |; r* R
第一,要熟悉公文的不同类型和形式。" q I/ l# X4 P& [' C, \6 s
9 \0 w3 Q2 y) _8 G0 D# ~5 t+ S 申论考查的公文体裁为党政机关常用文书,属于广义公文,此处的“公文”只是一个泛称,包括法定公文和事务性公文。法定公文包括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种;事务性公文包括计划、总结、述职报告、讲话稿、工作报告、开闭幕词、演讲稿、调查报告、典型材料、简报、会议记录、倡议书等。对比各种具体的公文写作要求和申论考试要求可以发现,法定公文由于其本身适用主体的法定性且内容较简短固定,语言要求更高,因此,可考度并不是很高,在历年申论题目中也基本没有出现过。相对来说,事务性公文与一般公务员的工作接触更广,形式和内容上也更易于作为申论题目的形式。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2003年考了演讲稿,2004年考的是报告,2010年则考查了报告和宣传纲要,其中宣传纲要其实就是计划。各省公务员考试还陆续考查了简报、答复、计划、建议等公文形式。因此,不需要把所有类型的公文都熟悉和掌握,根据前面分析的,考生的应考重点应是事务性公文,对法定公文只需大概了解即可。对于可考度较高的公文,考生应该自己动手练习,在参考例文的基础上再修改,以此来掌握公文写作技巧,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B; m# x/ V9 X2 x& b3 W4 u# M
) Z, c; I# s. ] 第二,要准确把握各类公文的一般特点。
! V. Z& r) P9 i- [3 H5 s' }5 s8 [& G8 I1 T
公文题不同于传统的申论的概括、对策题型,它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并且公文的种类繁多,而不同种类的公文,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写作方法。目前大部分考生对于公文写作都比较陌生,想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众多公文的写作方法,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须加强对公文写作的关注,掌握所有公文的一般特点,考生应该做到:5 w' S5 [1 b6 F) X# W
. f, m0 O2 d: ~8 K8 g 一是必须具有较强的政策理论依据,符合党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要求考生应认真学习国家基本政策理论,提高政策理论水平,要站对立场,才能保证分析问题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切实可行的;二是提出的解决办法必须符合实际、符合党政机关工作规律,就是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建设,要有针对性地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解决问题,明确指导思想,实事求是;三是文章结构必须规范,语言必须准确、严谨、鲜明、简练。文章应开门见山、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文字要精炼、简明扼要,不能过度强调华丽的辞藻。" w8 `0 X+ s+ S
$ ^8 x* O, b9 P4 S1 R! k$ h3 S, D 第三,要特别注意题干中设定的特定的身份特点。, y! x: g' t4 ^) b1 E+ A* e
8 |! n7 `" ?3 E! ?) \: l
在申论考试中,命题者往往为考生设定了身份,这就是虚拟身份。只有定好身份,才能从恰当的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没有给虚拟身份,一般应对口虚拟。如是行政审批方面的事,就虚拟成工商局工作人员;如市容市貌方面的事,就虚拟成市容局的人或者街道方面的工作人员;如是学校方面的事,就虚拟成教育主管部门工作人员。若确实不好虚拟,就以政府办公室人员来写。
; B6 d. P% h# Y
3 q1 g. X+ k% K% Z, k( @% q 第四,要加强阅读公文材料和关注时事政治。) ?: D2 [4 n3 i
. f8 C6 z' p5 A, u+ Z, J! C/ e 考生要多阅读政策理论较强的政府材料和工作报告,积累政策理论水平,为公文写作的打好理论基础。关注时事政治和新闻报道,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是必读物,另外,政府新近出台的关于社会民生问题的各项政策、法律法规等也是重点理论。如楼市新政,关于鼓励和引进民间投资的“新36条”等。5 W# _0 c3 s! M* {
2 L0 V9 J& P( g4 f3 c' a 综上所述,考生在申论考场上遇到公文题例时,必须有明确的公文思维,套用公文或其它应用文体写作申论时必须把握文稿固定格式、准确使用公文语体、弄清虚拟身份、结合材料规范作答,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满意的申论高分。
. B4 R0 g9 i. `/ C1 O1 W! F" Q! J |